常言道“题好一半文”,标题的制作也是《河南日报》改版后时事新闻版的特色之一。“时事版大部分采用新华社的稿件,如何与其他党报区别开来,标题是很重要的一点,我们经常需要修改三四个版本才能最终确定标题。”梁莹莹说,如“神州春日 再飞神舟”这一标题,将神舟二十号的起飞时间与神州大地相结合,巧用谐音,展现出春日之下中国航天的发展生机,精妙又大气。
此外,编辑还常会提取出文字内容中最重要的部分,形成可视化信息,突出呈现出来,并对重点专栏或重点稿件的标题进行灵活处理,如变体、变大、加色等,提升吸引力,引导读者关注重点信息。
有香味的“请柬”特刊让殷墟和商文明变得可闻可读可细品,创意“魔方”特刊立体展现中部六省崛起中的“每一面”精彩,“粮安天下、屏阅千年”特刊以四屏风生动展示河南农耕历史文化……《河南日报》多个创意特刊颠覆了报纸在读者心中的传统印象。众多出彩的报纸版面还在小红书等平台广泛传播,“圈粉”不少年轻人。
如今,低调的“宝藏”报纸再次升级。“改版后,我们更加鼓励年轻人发挥创造力,让他们展露锋芒,大胆创新,敢于试错,不仅形式上有新意,立意和内容更要有价值。”杜君说,“‘精神永在·红旗渠通水60周年’特刊就是以刚进报社不到两年的年轻人为主创人员。特刊封面以‘旗帜引领 创造奇迹’为主题,通过时间之尺意象,呈现‘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改版后,《河南日报》推出《看,融媒传播有“法宝”》等两会专页,以哪吒形象为主要视觉元素。“哪吒有混天绫、乾坤圈等法宝,媒体人也有自己的传播‘法宝’。”新闻出版部编辑龚鸣说,“报社鼓励编辑主动思考,让同题作文焕发不一样的新意。”
在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河南日报社的这群青年编辑在适应党报风格的基础上主动谋求改变,用年轻人的思维方式为党报改版注入新活力,让广大读者看到了党报更年轻的模样。“年轻的队伍也可以有专业硬实力。”杜君说,“未来,我们将继续在精细化编辑、精品化呈现上下功夫,用主动作为赢得更多读者青睐。”
(记者 吴明娟 通讯员 李晓霞 张慧琪)
青年编辑要敢于突破舒适圈
□芜茗
当互联网浪潮冲击传统媒体,《河南日报》的青年编辑们没有固守舒适圈,他们以主动求变的姿态,让这张历史悠久的党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不等记者“喂”稿子,而是通过预判受众关切来规划选题,编辑角色的转变彰显出积极的求变意识。这种策划前置的工作模式,不仅满足了读者对深度内容的需求,更让编辑成为新闻生产链的发起者,极大提升了新闻的时效性和实用性。打磨标题、把控文字质量、创新版面设计等细节之处的雕琢,让党报在保持权威性的同时增添了更多吸引力。
创意特刊和特色版面成为《河南日报》的新名片。殷墟“请柬”特刊、两会“哪吒”专页等,以新颖的形式和立意,改变了读者对党报的固有印象。日常新闻版面将创意与内容深度融合,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河南日报》的改版实践证明,党报并非一成不变的“老面孔”。青年编辑们用活跃的思维、专业的深耕,为党报注入青春活力,让党报在媒体融合浪潮中破茧成蝶,赢得更多读者的青睐,为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