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讯 9月9日,“我的公交我的城”主题宣传活动进入次日行程。30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交通部门、相关企业及媒体的嘉宾,走进临沂公交集团,实地探访智慧公交调度中心、体验数字化服务场景,沉浸式感受这座红色城市的公交“智变”,现场惊叹声与讨论声此起彼伏,气氛热烈。

步入临沂公交智慧调度中心,巨大电子屏上的动态数据率先吸引全场目光:全市126条常规线路、90条特色线路的运营信息实时跳动,每辆公交车的实时位置、车内乘客人数、电池剩余电量等一目了然。调度员轻点鼠标,便能依据客流变化灵活调整发车频次。
“过去全靠调度员经验排班,早晚高峰常出现‘车辆扎堆来’或‘乘客等不到车’的情况。”工作人员指着屏幕上的智能调度系统介绍,如今依托“1+5+N”数字化体系架构,系统每天整合500万条采集数据,自动生成最优调度方案。这一转变让公交准点率从85%提升至96%,2024年还据此优化并新开36条公交线路,带动商业区客流增长超20%。
“屏幕上每个小点都是实时运行的公交车,连车内乘客人数都能看清!”一位嘉宾刚进调度中心,便忍不住掏出手机记录电子大屏。当听到“准点率提升、线路优化”的成果时,在场嘉宾频频点头称赞:“临沂用‘1+5+N’体系打通‘线、车、人、场、站’数据,这个思路太值得借鉴了!”

嘉宾们现场体验的“临沂公交”APP,同样藏着数字化服务的巧思。点击界面智能助手,线路查询、卡券办理等咨询能秒获回复,投诉建议也可实时流转处理。“这是基于DEEPSEEK AI大模型搭建的‘不打烊’服务窗口,7×24小时响应市民需求,去年累计处理咨询超12万次,满意度达98%。”临沂公交集团工作人员手持手机演示时,嘉宾们纷纷表示,这种智能服务模式带来了全新启发。
而最让嘉宾们感兴趣的,是临沂公交的“碳普惠”生态与数据资产入表成果。“市民坐公交能换优惠,公交公司还能把数据变成‘资产’,这真是双赢!”来自北京一家媒体的记者感慨,“临沂将绿色出行与数字经济相结合,既提升了服务质量,又创造了额外价值,这种模式极具推广意义。”
从智慧调度到AI智能服务,从故障预警到碳惠生态闭环,临沂公交的数字化转型实践,让嘉宾们满载收获。“原本以为公交数字化只是‘换块屏幕’,没想到临沂做得这么深、这么实!”活动尾声,不少嘉宾围着工作人员索要资料,期待将“临沂经验”带回本地,为城市公交发展注入智慧动能。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萍 吴慧
编辑: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