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装修知识 建材知识 家具知识 家居知识 电器知识 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85年丹青绘时代华章 川美用“学脉华章”解码艺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5 15:52:00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5日讯 在四川美术学院“学脉华章”展览上,一幅名为《梨园管理》的版画作品吸引了众多目光。“这是吕林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作的代表作”学校教师向记者们介绍道,“作品不仅展现了藏族同胞运用科学方法管理果园的劳动场景,更是当时版画民族化探索的重要实践。”

40年代,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教师在“工”字房前合影

5月23日,值此建校85周年,一场以“学脉华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川美实践”为主题的展览落地川美,40余家全国主流网络媒体记者齐聚于此,透过一幅幅艺术作品、一次次创作实践,探寻这所扎根于中国西部腹地的艺术学府,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与时代同频共振,将文化理想深深植根于“民族认同”“家国意识”的艺术创作与教学实践之中。

艺术解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历史叙事与文化传承的视角,艺术始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的无声见证者和有力传播者。站在2025年,透过85年的历史回望过去,川美始终致力于对地域文脉、民族文化以及家国情怀的深度探索与在地化深耕。

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之中,四川美术学院秉承立艺为民,用艺术唤醒民众的初心,逐渐探索到了重构与繁荣中华民族文化的可能。

《羊磴艺术合作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表达民族团结互助的西南民族叙事成为四川美术学院教学创作的思想主线。川美师生们以笔为媒、以画为介,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以丰硕的成果开启了美术创作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崭新历史篇章。

1978年,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川美抓住了历史机遇。艺术家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挖掘地域生存体验与少数民族文化经验,并将其与新的艺术风格有机融合。由此,“伤痕美术”和“乡土绘画”浪潮在全国范围内兴起,推动了中国当代美术的多元化发展。

此后,在重庆直辖、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民族区域与地方文化构成了一条思想潜流,始终汇聚在川美关注时代,重塑区域精神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艺术追求中,师生创作出了一系列反映时代风貌、彰显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

进入新时代,四川美术学院的创作进一步聚焦多元化的乡土人文与民族元素。从“羊磴计划”到酉阳艺术季,再到“百年·百校·百村”乡村美育行动,川美深入中国西部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中,并借此表达个体与群体、传统与时代、民族与世界之间的联系。

“百年·百校·百村”

当下,基于当今全球化步伐的加速,川美师生们正积极地参与“在地性”与“全球性”的艺术对话,在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时,也映射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西部观照与表达。

艺术赋能 打造川美特色育人之路

建校以来,川美人始终与历史同行,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需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出人才、出作品”办学特色,践行“志于道、游于艺”校训精神,现已建构“以美术学、设计学为两核,以艺术人文、影视动画为两翼,以建筑环艺和艺术教育为拓展”的办学格局。

璧山莲花穴项目

在学科融合上,学校响应国家重大文化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确立了生态艺术与可持续发展、航空航天与战略新兴装备工业设计等四大学科融合建设方向。2021年学校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美术学、设计学两个博士点,2023年获得首批美术与书法专业博士点,2024年获得首批设计专业博士点,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省级重点学科100%覆盖,重庆市一流学科2个,其中美术学为尖峰学科。拥有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艺术教育专业软科排名第一,新增“科技艺术”等3个新兴交叉本科专业。

焦兴涛《魂·韵》雕塑

在师资培养上,学校稳步实施30余项人事改革,出台人才引育激励办法,推行“揭榜挂帅”科研团队建设、中青年人才海外研修工程、“卓越艺术人才计划”等。五年里新增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7人,1人获评“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教育教学奖1项。在创作导向上,学校以“论文写在大地上”为学术驱动,构建起具有川美辨识度的创作科研体系。学校在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中获金奖1件、银奖3件、进京参展作品46件、入选作品188件,10件作品入选中宣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2024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总数和艺术学专项数均列全国艺术院校首位。

艺术出海 让民族文化闪耀国际舞台

“今天的惊喜可谓双倍!除了透过‘学脉华章’里的艺术创作看时代发展,还终于实体参观了每年都在网上很火的川美本科生艺术展。”来自青岛新闻网的记者政舒恺兴奋地说道,“开放的六月”川美毕业季从2005年首次对社会公众开放,至今已成为重庆和西南地区一年一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事件,为重庆文化强市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这正是川美以艺术赋能城乡融合发展,服务社会的一个缩影。

作为西南地区唯一一所高等美术院校,川美扎根西部乡村,以艺术重构乡土文化基因,以美育浸润乡村美好生活,在贵州羊磴、巫山下庄、重庆柳荫、四川夹江等30余个实验场域中开展数百项艺术项目。学校作为唯一入选的艺术院校获首批“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校地合作实践基地认定。

四川美术学院校园

站在新时代,立足“一带一路”倡议把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学校通过多维度对外交流,持续增强国际影响力。成立了国内首家区域国别艺术研究院,获批内陆教育开放高地项目3项,教育部港澳台国情教育项目和对台交流项目9项。承办教育部2024产学研用国际会议“新兴设计与产业创新”分会,举办“2024国际艺术教育协会亚洲区域会议”。与爱尔兰、法国等国外艺术院校开设联合培养项目,签订校际学分互认协议。持续举办“中国·重庆国际光影艺术节”和艺术论坛;发起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启动“成渝艺术走廊”,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艺术力量。

《云涌高原》

未来,川美将持续以艺术为纽带,深挖西部民族文化,以多元艺术形式展现民族精神与时代风貌,绘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画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艺术力量。

闪电新闻记者 刘萌 重庆报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