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全区遭遇罕见旱情。此次旱情对居民饮水、牲畜用水及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林区火险等级也已升至高位,防灾形势尤为严峻。
与此同时,受强降雨影响,广西部分地区又遭遇了今年首场超警洪水。
为何干旱和洪水又会同时出现?强降雨能解干旱之“渴”吗?

“跪地求雨”系摆拍
近日,广西东兰县花香乡多名村民跪地“求雨”的相关视频在社交平台流传,引发关注。4月19日,记者从东兰县花香乡人民政府获悉,经核实为网民以“求雨耕种”为噱头进行摆拍,恶意炒作。视频内容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属于不实信息。“村民求雨”是假,但广西的旱情却是真的。截至目前,广西干旱覆盖面积已高达97.5%,其中特旱区域占比达68.7%。4月21日9时统计,南宁、柳州、桂林、梧州、防城港、钦州、贵港、贺州、河池、来宾、崇左等11市52个县(区)出现干旱灾害,累计造成广西40.5万人受灾,因旱饮水困难需救助人口累计8.3万人(实时4.9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1.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1亿元。据统计,2024年11月以来,广西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近七成,为1961年来同期最少。与此同时,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中心获悉,4月20日8时至21日8时,据水文监测,贺州、河池、梧州、百色及桂林等市部分地区降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日雨量较大的有贺州市八步区仁义镇60.5毫米、河池市东兰县武篆镇49.5毫米。受强降雨影响,洛清江支流西河20日10时50分出现超警0.37米的洪水,为广西今年首场超警洪水。一边是旱情,另一边却是洪水,为何如此?广西的雨水都去哪了?广西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祁丽燕表示,2024年11月以来,广西降雨量偏少,气象干旱呈反复发展态势。今年年初,气象干旱开始发展,2-3月,得益于自然降雨和人工增雨影响,广西气象干旱有所缓和。但4月以来,降雨持续偏少,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再度发展,据气象部门监测显示,4月21日河池南部、百色中西部、贺州西部、玉林南部及南宁和沿海地区,土壤墒情不足。同时,春末夏初是广西强对流高发季节,强对流天气的特点是降雨分布不均,会带来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预计4月底前,广西有3次降雨和强对流天气过程,但降雨分布不均,部分地区降雨量仍偏少,气象干旱持续。祁丽燕还表示,每年4-5月是西南暖低压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在它的控制下,广西常出现高温、低湿、少雨天气,而地属桂西的左右河谷在这段时期被它牢牢控制,天气就会格外地热,桂西的极端最高气温也通常会出现在这个时候。资料图:航务人员正在江面上调整航标船。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周军 摄气象干旱的情况不只在广西出现,全国多地今年来都在经历干旱少雨的现实。据预报,未来10天广西北部中部西南部、云南东部西部、四川南部、河南南部、陕西南部有明显降雨,对缓解旱情有利;云南中部、四川东北部、河南东部、陕西中部等地无有效降雨,旱情可能持续。- 广西提前部署抗旱保人饮、春耕备耕用水保障工作,自治区本级财政两次下达抗旱救灾资金支持南宁、柳州、河池等8市36个县区抗旱减灾;有关市县提前制定农村供水应急预案,持续开展打井、供水工程扩网联网、拉水送水等措施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各地全力抗旱保灌溉,已累计灌溉水量11.9亿立方米、灌溉面积1019万亩。广西气象台预判,未来两周该地区仍维持晴热少雨格局,干旱形势难以在短期内缓解,或将持续至4月底甚至更久。相关部门已启动抗旱应急响应,加紧调配水资源,积极组织打井取水、引水灌溉等应急工程,同时通过人工增雨、应急供水车等措施,全力缓解群众与生产用水矛盾。此外,林区火险等级持续高位运行,林业与应急管理部门已全面加强森林巡护与火源管控,严防春季森林火灾的发生。
- 陕西省水利厅日前介绍,4月以来,全省平均降雨量较多年均值偏少8成,大型水库蓄水量环比减少,导致陕北中部、关中中部局地出现中度干旱,且有发展蔓延趋势。为此,陕西省水利厅启动全省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保障人⺠群众生活生产用水需求。
-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介绍,4月1日以来,全省已累计投入抗旱浇麦面积达3630万亩次。截至4月14日,全省小麦受旱面积缩减至958.2万亩,较前一日减少5.7万亩。为应对近期持续干旱对夏粮生产的影响,日前,河南省财政下达资金5000万元,支持各地迅速开展抗旱浇麦、保粮稳产工作,为夏粮丰产丰收提供财力支撑。
编辑 | 赵宁宁
主编 | 杨公元
监审 | 宋锦峰
来源 | 农视网综合央视网、央视主播说三农、澎湃新闻、广西日报等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