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共福建省安溪第八中学总支部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创新构建“党建+”育人体系,通过“党建+名优教师”“党建+青春学生”“党建+邻里社区”三大路径,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学校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为师生成长厚植红色沃土。
党建+名优教师:示范引领促成长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学校以“‘党员·名师’双培养工程”为抓手,着力锻造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学校举行党员名师“双培养”暨师徒结对仪式,通过颁发聘书、师徒互赠鲜花与书籍、签署承诺书等形式,建立起有效的“传帮带”长效机制。近三年,学校积极推进“‘党员·名师’双培养工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成果丰硕,获评县级名师1人、县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骨干教师6人、县级骨干教师14人,2人获教坛新秀称号。在各类比赛中,2人获省级奖项,28人获市级奖项,69人获县级奖项。教师们不仅业务能力提升,师德师风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学校定期召开德育安全工作会,从德育要求、校园秩序、和谐校园、班级管理等方面出发,有效凝聚德育力量,扎实筑牢教师们的理想信念之基。同时,学校通过设立“名优教师党员示范岗”、完善奖励机制等措施,激励青年教师争创“镇级优秀教师”,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同频共振。

此外,为深化课堂改革。学校邀请泉州市高中生物“林进旺名师工作室”走进课堂开展教研活动,老师们在研讨会上优化了课堂设计,实现“以研促教”;联合安溪第十五小学举办教学教育开放周活动,助力学生们跨学段学习“不掉队”;和安溪一中、厦门市湖里实验中学、惠安一中、惠安高级中学、永春一中、南安鹏峰中学等学校开展校际交流活动,提高了学校在复习备考、优秀生培养等方面的能力;组织开展了党建引领下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暨课堂生态优化专项活动,让党员行政领导们走进课堂,将党建理念融入听课评课活动中,推动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党建+青春学生:红色基因育新人
在党建引领下,学校注重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日常,打造“红色铸魂、实践育人”的特色品牌。学校教师带领学生们走进劳动教育基地参与“劳育+思政”地瓜种植实践,从播种到收获,亲身体验劳动艰辛,感悟责任担当。同时学校结合传统节日推进跨学段思政一体化育人模式建设,今年植树节联合十五小、十五幼开展“红绿相映育初心,校际共植思政林”校际植树活动,增强了学生们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清明节组织"行走的思政课",师生们徒步至烈士陵园敬献花束,体默哀,并通过线上祭扫缅怀先烈,厚植家国情怀。

通过一系列的节日活动,让全体师生有效地凝聚了红色力量,培植红色品格,为学校的思政建设不断添砖加瓦。
党建+邻里社区:共建共享惠民生
安溪八中党总支积极延伸党建触角,构建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学校与蓬溪村积极对接“党建+邻里中心”建设项目,通过交流座谈达成融合发展共识,通过资源共享、活动共办,推动教育服务向社区辐射。近年来学校携手蓬莱村书法爱好者开展“义写春联”活动,将传统文化与党建宣传结合,为社区增添节日暖意;联合蓬溪村举办文艺汇演,以歌舞、朗诵等形式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了社区幸福感。

此外,党员教师深入社区开展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红色故事会;在重阳节带领学生们走进蓬莱敬老院,为老人们带来节日的关怀与温暖;走进蓬莱镇阳光青少年成长中心书画展开展“笔墨抒党恩·春联送祝福”活动,推动蓬莱镇阳光青少年成长中心成为校社联动的又一阵地,通过常态化活动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实现党建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
安溪八中党总支以“党建+”模式为引擎,将组织优势转化为育人效能,实现了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社区和谐共建的共赢局面。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三位一体”党建网络建设,以更实举措、更新路径,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书写奋进之笔!(供稿人:潘煌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