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刘闪 舒平
通讯员 汤若瑶
“这棵树活了,真是保住了我们村子文旅发展的‘金字招牌’。”五一期间,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黄金河村热闹非凡,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5月7日,黄金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萍告诉记者,这可多亏了给古树上保险的好政策。
宜昌市夷陵区位于三峡工程核心地区,是三峡库区生态资源的宝库,拥有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这里拥有771棵经湖北省政府认定公布的一、二、三级保护古树,涉及90个树种,主要是银杏、马尾松、樟树、柏木、宜昌楠、青冈栎等。它们历经岁月洗礼的树木,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是珍贵的植物基因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作为跨越百年的历史坐标,古树名木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基因,被誉为“活文物”。在黄金河村,近年来,依托百年古树和野生古茶树资源,打造的“古树探寻主题”乡村旅游线路赢得了村民与游客的一致好评。然而,去年11月,一棵120岁的古香樟树受病虫害侵蚀,导致树干中空、树枝枯萎。“老朋友”生病了,村民们也变得紧张不安,他们自小在古树下玩耍长大、聊天乘凉,古树早已融入他们的生活。
“古树面临着营养跟不上、生长老化、抵抗力变差等问题,一旦遭遇干旱等极端天气或病虫害,容易出现倾斜、倒伏、折断、蛀干等情况,需要专业及时的救治、科学保护。”刘萍书记介绍,村子植被覆盖率高达99%,有三棵百年古树,这还是第一次生病,村民们看到很担心,但大家一是不懂救治古树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二是村里也没有维护修复的费用开支。
湖北是林业大省,古树名木资源丰富。据2024年公布的普查数据显示,湖北拥有古树名木82.6万株、古树群501个,其中一级古树3550株、名木19株。
近年来,人们对古树名木的认知和保护意识不断增强。2010年8月1日起,《湖北省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开始实施。2025年1月,《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出台,为古树名木保护提供制度保障。
除了政策的加持,各地也开启了探索古树名木保险制度的步伐,古树名木综合保险项目是夷陵区林业保险创新发展做出的有益探索。

去年,中国太保产险湖北分公司与宜昌市夷陵区林业局携手推出全省首单古树名木综合保险,为辖区771棵古树量身定制保障方案,不仅覆盖古树名木救护责任,也将第三者财产损失及人身伤亡责任纳入保障范围,为古树名木撑起全方位“安全伞”。
接到黄金河村和林业部门的报案后,中国太保产险湖北分公司第一时间联合林业专家赶赴现场查勘。因古树树干和根部有空洞,长势较差,且枯干对乡村游客及村民通行存在安全影响。在确认符合理赔条件后,保险公司与林业站即刻共同制定施救方案,清理周边杂草,处理空洞和枯干,用无人机喷药,从虫害治理、古树复壮到景观修复,全程高效推进。救护过程近1个月,工程完工后,五天内就及时支付理赔款项,有效化解了安全隐患。

一般的古树名木保险只考虑因发生倾倒、倾斜、折断以及主干分枝折损掉落等意外事故,导致第三者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我们增加了古树名木因倾倒、蛀干(蛀枝)、倾斜、枯萎以及主干分枝折损,开展必要而合理的施救工作而支出的费用。”中国太保产险夷陵支公司副经理张国胜介绍,在《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出台后,针对古树保险,公司提高了第三者责任赔偿限额及年累计责任限额,加大预防服务工作,运用科技手段监控评估,让古树真正实现“病有所治”“老有所依”。
据悉,截至目前,中国太保产险湖北分公司已承保了宜昌、荆门、黄冈、十堰、武汉等地古树名木4000余株,提供3700万元风险保障。

黄金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萍及村民代表送锦旗
古树重焕生机,让黄金河村村民松了一口气。五一前,他们特地将一面印有“古树保险政策好,太保服务显担当”的锦旗送至中国太保产险湖北分公司,对保险助力古树重获新生表达深深谢意。他们相信,有了制度和保险等多重保障,古树一定会焕发新光彩,并带动大伙实现强村富民!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