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装修知识 建材知识 家具知识 家居知识 电器知识 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对这类境外投资者,免收这笔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18:40:00    

中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吸引力正不断提升。

5月13日,中央结算公司发布通知称,决定对2025年1月1日(含)之后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或银行间市场结算代理人开户的境外央行类机构,全额免除500元/户的账户开户费;5月19日,上海清算所也发布通知,对2025年4月1日(含)之后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或银行间市场结算代理人开户的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机构,全额免除开户收取的一次性账户维护费(500元/个)。

“两家债券市场金融基础设施相继减免开户费,既是落实国家减税降费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多位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减免金额虽然不大,但却向更多境外发行人、投资者特别是长期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释放了积极信号,为境外机构营造了更加友好便利的债券市场投融资环境。

与此同时,在国际金融市场持续波动的当下,中国债市较强的稳定性和正收益优势愈发凸显,叠加金融监管部门持续推出对外开放优化举措,今年2月以来,外资增配人民币债券趋势明显。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共有1167家境外机构主体进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较去年同期增加38家。这些境外机构合计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4.44万亿元,环比增加800亿元。这也是境外机构连续3个月净增持人民币债券,合计增持规模约3000亿元。

同时,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4月份,境外机构投资者在银行间市场净买入我国债券3015亿元,连续27个月实现净买入,累计净买入金额超4万亿元。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外汇套息交易存在,以及美债自4月起出现流动性危机,人民币债券吸引力相应增加,是境外机构配置人民币债券意愿提升的原因所在。

“今年以来,关税等不确定性因子逐步发酵,尤其是4月逆转了过去美元资产的关税溢价交易,多次引发美元资产‘股债汇’三杀,美债波动放大,外资需要回补更稳定、更有确定性的避险资产,进行分散投资。”德邦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吕品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数据显示,今年2月至4月期间,境外机构买入国债900亿元,重点增配同业存单约2300亿元。其中,2月、3月增持同业存单幅度较大,分别为700亿元、1400亿元;4月有所缩水,增持约200亿元。

“这一增持逻辑与去年相同,国债是常规配置,存单主要满足现金存放需求。”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外资对中国信用债配置比例仍然偏低,主要受流动性水平、收益特征及信用评级体系等多重因素制约。

吕品也认为,外资购买国债和同业存单力度加大,主要是对流动性和绝对收益的考量。

“一方面,外资机构增持1年期同业存单来锁定收益,源于其不想承担债券价格波动的风险;另一方面,同业存单的到期收益率也高于1年期国债收益率,能够增厚绝对收益部分。”吕品表示,因此,在今年一季度短端利率处于相对高位的情况下,外资优先选择增持存单,而进入4月,受美国“对等关税”计划落地引发的市场预期变化影响,短端利率下行,外资对同业存单的增持规模相应缩减。






图片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记者:张弛
编辑:刘能静
邮箱:fnweb@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