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装修知识 建材知识 家具知识 家居知识 电器知识 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朝鲜驱逐舰下水事故调查结果出炉,舰船下水时要冒多大风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4 14:23: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屠晨昕

据新华社援引朝中社23日报道,朝鲜已成立调查组全面调查21日发生的新建驱逐舰下水“重大事故”。朝方说舰船损坏程度不严重。

4月25日,新近建造的朝鲜人民军海军5000吨级“崔贤”号驱逐舰下水仪式在南浦造船厂举行。图源:央视新闻

据央视新闻报道,驱逐舰下水过程中,因指挥不熟练、操作不慎,未能保障底盘移动平行度,致使船尾部分的下水滑板先脱离搁浅,部分区段船底破孔导致船体失衡,船首部分未脱离船台。

新华社报道说,事故调查组由检察机关人员和有关专家组成。调查组表示,与先前公布的情况不同,发生事故的驱逐舰“没有船底破洞,船体右舷被刮削,通过船尾部分的救生通道流进一定量的海水”。

4月25日,“崔贤”号驱逐舰下水仪式在南浦造船厂举行。图源:央视新闻

调查组专家认定,“抽出浸水隔室的海水,从船台脱离船首部分来修复舰船平衡性需要2至3天,修复舷侧需要10多天的时间”。调查组于22日向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汇报了有关调查内容。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向调查组下达有关立场和指示说,发生事故的驱逐舰损坏程度不严重,事故发生后船只浸水过程是采取业务性修复措施所需。

(视频来源:CMG国际时讯)

据新华社报道,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表示,要查明事故发生原因和有关责任人,“此次事故是不可容忍的犯罪行为这一事实不会改变,有关责任人绝不能逃脱自己的罪行”。把此次事故视为重大事件,不是因为舰船损坏或经济损失,而是要对缺乏警惕、不负责任和不科学的经验主义态度予以严厉打击,敲响警钟。

朝中社表示,根据事故调查组的调查资料,司法机关采取具体步骤,决定先拘留对事故有明显责任的人员并对其进行调查。清津造船厂厂长洪吉浩22日被传唤到司法机关。

图源:中国军网

在世界范围内看,舰船有哪些下水方式?数千吨的战舰从造船厂下水,会面临怎样的风险?

“舰船下水方式包括船坞下水、船台滑道下水、船台气囊下水三种主流方式。”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副秘书长胡强生告诉潮新闻记者。

船坞下水,就是舰船在干船坞里建造,建造完毕之后给船坞注水让它自己漂起来,然后用拖轮拖曳下水,或者先将舰船转移到浮船坞上,然后用浮船坞将船转移到岸边、浮船坞下沉后脱离,船体自然就漂浮起来了。在胡强生看来,船坞下水是最好的下水方式,它的安全性特别好,不会导致船体变形。但缺点是船坞造价高昂,而且很多国家严格控制建造大型船坞。

4月28日至29日,朝鲜新型驱逐舰“崔贤”号进行了多项武器试验,试射了超音速巡航导弹、战略巡航导弹等多种导弹。图源:央视新闻

胡强生透露,最常见、最传统的下水方式就是船台滑道下水了——先将船舶移动到滑道上,然后利用重力或者牵引的方式让船体从滑道上滑到水里去。船台滑道下水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简而言之,就是纵向滑道是前后滑动,横向滑道则等于是从侧面把船给“扔”到水里去。“这种方式适合于航道比较窄的场合,在国内比较少见。”胡强生说,美国海军3000吨级的自由级濒海战斗舰就是这么下水的。

专家认为,横向滑道的下水方法对于技术的要求比较高。毕竟,同时滑动的部分比较长,是整个舰体长度,一旦操作不慎,有些部分先入水,有些部分还没有入水,轻则可能导致舰体搁浅,重则可能导致舰体直接折断。其中,还有一个巨大的风险点——入水之后船体会有一个先大幅度侧倾然后回正的过程,万一舰船的恢复系数计算得不准确,入水之后船可能就直接翻沉在水里了。

在胡强生看来,类似于朝鲜新型驱逐舰这样的5000吨级舰船最适合用气囊式下水方式。气囊下水的方式很类似于航道纵向下水,只是把支撑物改成了气囊,无需涂抹滑油,减少了对水体的污染,更为环保,而且成本低廉。目前,中小型船舶普遍采用了气囊下水。

4月25日,“崔贤”号驱逐舰下水仪式在南浦造船厂举行。图源:央视新闻

据中国新闻周刊分析,发生事故的应该是朝鲜第二艘崔贤级新型驱逐舰。该级舰首艘由南浦造船厂建造,已于4月25日举行下水典礼。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在报告中称,在朝鲜军工历史上,南浦造船厂一向负责建造大型、新型军舰,经验丰富;而发生本次下水事故的清津造船厂虽然参与过一些小型舰艇的生产,但“主要专注于生产货船、渔船和挖泥船”。

在崔贤级之前,朝鲜海军拥有的最大主力舰,还是20世纪70年代建造的罗津级护卫舰,排水量约1600吨。大型军舰建造成本高昂,与朝鲜新型驱逐舰吨位相当的俄罗斯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级护卫舰,单舰建造成本达5亿美元。

在4月25日“崔贤”号的下水典礼上,朝鲜劳动党中央负责军工的书记赵春龙在称,南浦造船厂“仅用400多天”就完成了前所未有的大舰建造。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