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历史文化名城遵义迎来了一场文化盛事——遵义市百家姓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成立大会以“传承姓氏文脉、凝聚民族精神”为主题,通过授牌仪式、学术顾问聘任、合作签约等环节,开启遵义市姓氏文化研究事业的新篇章。

当天,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姓氏文化专家学者、兄弟协会代表及研究会会员代表等4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相关部门为遵义市百家姓文化研究会授牌,标志着这一市级文化社团正式启航。
为提升研究水平,该研究会还聘请了33位国内权威专家学者作为学术顾问,现场颁发聘书,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为遵义市百家姓文化研究会授“麻城孝感乡寻根联络处”牌匾。在签约环节,该研究会与杭州钱镠研究会、麻城市孝感乡移民文化研究会等6家机构达成战略合作。
据了解,遵义市现有常住人口600余万,涵盖汉族、苗族、仡佬族等46个民族,历史上因“湖广填贵州”、红军长征等重大事件形成多元姓氏分布。2025年5月13日,遵义市百家姓文化研究会经遵义市文化和旅游局审批、遵义市民政局核准登记正式取得《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填补了黔北地区姓氏文化系统研究的空白。

“姓氏文化是家族血脉生生不息的密码,是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基石,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遵义市百家姓文化研究会将深入挖掘、研究、传承和弘扬姓氏文化,努力打造全国姓氏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平台,为增强遵义文化软实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积极的贡献。”遵义市百家姓文化研究会会长钱雪涛这样说道。
据介绍,遵义市百家姓文化研究会成立后,将系统开展遵义地区姓氏文化资源普查,梳理族谱、家风、名人轶事等珍贵资料,为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奠定基础。同时,联合高校、社科机构及各地姓氏研究专家,设立专项课题,推动姓氏文化从“民间记忆”走向“学术殿堂”;打造“百家文化云展厅”,运用数字技术实现家谱电子化、寻根智能化,让年轻一代通过沉浸式体验感悟家族历史。

该研究会还将举办“姓氏文化高峰论坛”,邀请专家学者探讨姓氏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升研究会的学术影响力;开展“寻根问祖”特色活动,为海内外宗亲提供专业寻根服务;推出“百家推荐”评选活动,表彰“最美家风家庭”“文化传承人”等典型,树立榜样力量,激发全社会参与热情。
作为主管部门,遵义市文化旅游局、遵义市民政局将做好业务指导,引导遵义市百家姓文化研究会规范运作,力争成为社会组织参与文化建设的示范标杆,书写姓氏文化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成立大会后,遵义市文化旅游局进行了旅游推介,遵义市商务局开展了遵义产区名酒推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国欢
编辑 蒋洪飞
二审 李洋
三审 唐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