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装修知识 建材知识 家具知识 家居知识 电器知识 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网上销售假冒片仔癀和安宫牛黄丸,两人被判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5:32:00    

网上销售假冒片仔癀和安宫牛黄丸获利数十万,两人被判刑。

4月23日,最高检举行“以高质效知识产权检察履职 服务高水平科技创新”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并发布了相关典型案例,《吴某烽、石某园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入选。

案情显示,“片仔癀”“PIEN TZE HUANG”等系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有的注册商标,“同仁堂”系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有的注册商标。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间,吴某烽为非法牟利,明知他人提供的是假冒注册商标的片仔癀和安宫牛黄丸商品,仍低价采购后通过网络销售。

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间,石某园明知吴某烽销售的上述药品系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仍帮助其向上家采购假冒商品、对接客户、通过网络发布广告、邮寄发货等。经查证,吴某烽的销售金额为人民币246万余元,违法所得为人民币58.1万余元;石某园的销售金额为人民币62.8万余元。

2023年3月6日,吴某烽、石某园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某公寓被民警抓获,公安机关在抓获现场及某地菜鸟驿站查获涉案漳州片仔癀77粒、北京同仁堂安宫牛黄丸101粒。

最高检介绍,2022年12月7日,福建省厦门市公安局接福建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厦门药品稽查办公室移送线索,经交办后由厦门市公安局集美分局(以下简称集美公安分局)于次日立案侦查。2023年4月11日,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思明区检察院)对吴某烽批准逮捕。

2023年6月9日,集美公安分局以犯罪嫌疑人吴某烽、石某园涉嫌销售假药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向思明区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

检察机关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加强检验鉴定的规范性审查,准确认定假药。建议侦查机关严格依法委托具有资质的药品检验机构对查扣的药品重新检验,证实被查扣的片仔癀和安宫牛黄丸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系假药。

二是强化注册商标权利审查,夯实定罪基础。犯罪嫌疑人销售的安宫牛黄丸使用了中国香港地区“同仁堂”产品外包装,且该包装与中国大陆销售的正品安宫牛黄丸包装不同。检察机关通过补充调取商标注册资料,查明涉案侵权药品上使用的“同仁堂”商标与权利人在中国大陆的注册商标相同。

三是全面审查比对电子数据,追加犯罪事实。针对本案涉及的网络跨境售假取证问题,建议侦查机关加强与相关电商平台的沟通,采取哈希值固证、网页存证等方式及时提取固定电子证据。经审查发现可能存在遗漏售假犯罪事实,开展自行补充侦查,对数万条聊天记录、物流信息、资金流转等数据进行交叉比对,逐一梳理销售假冒药品的次数、金额、货物批号、进货来源等关键信息,查明假冒注册商标的药品种类、销售数量及单价,将犯罪金额从人民币100万元追加认定至246万余元,查明违法所得人民币58.1万余元,全面准确评价犯罪行为和危害。

2023年9月7日,思明区检察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对被告人吴某烽、石某园提起公诉。2024年4月23日,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采纳检察机关起诉意见和量刑建议,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被告人吴某烽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八万一千六百四十九元;判处被告人石某园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二名被告人均未提出上诉,判决已生效。

最高检阐述本案的典型意义时表示,本案系跨境销假案件,对于在境内外销售的同一品牌的产品,其商标权利主体、注册使用情况及产品包装方式等均可能存在差异,检察机关全面审查涉案商标在境内外的注册使用情况,从而准确认定被告人在涉案侵权产品上所使用的商标与权利人注册商标构成相同商标。

同时,针对被告人通过电商平台售假的情形,检察机关开展自行补充侦查,从海量电子数据中梳理筛选涉案商品销售次数、销售金额、货物批号、进货来源等关键信息予以比对,依法追加认定犯罪金额人民币146万余元,全面准确认定案件事实。

此外,对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行为,同时触犯销售假药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等罪名的,综合考虑不同罪名认定的数量、金额和依法应当适用的量刑档次,准确适用罪名。该案中能够认定为假药的只有被扣押到的170余粒药品,对于已经销售的药品因无实物进行鉴定,且经补充侦查后货源、批号等与已查扣的涉案药品均不一致,无法确定系假药,全案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认定能够更全面评价犯罪行为。检察机关综合在案证据情况,依法适用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定罪处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