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人不以规矩则废,家不以规矩则殆,国不以规矩则乱。纪律是成文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纪律是刚性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自我约束的纪律。党员干部懂“规矩”、讲“规矩”是政治上成熟和清醒的标志,更是为官从政的根本要求。党章规定“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我们要始终坚持零容忍,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严肃查处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督促党员、干部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树牢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要针对新问题与新矛盾,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度机制,通过优化问题动态识别机制,构建权责对等履职事项清单,精准问责落实容错纠错机制,技术赋能制度实现全周期管理,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和全周期管理,消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产生的思想、利益、制度根源,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提供坚强保障。
立规矩就要动真格。党的纪律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党的政治本色,永葆党的先进纯洁。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党的纪律逐步形成并不断健全,纪律建设日益发展并不断深入,为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可靠保证,为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提供了有力武器,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创造了基础条件,成为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坚强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立规矩开始,以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创新党内法规制度,把各项纪律和规矩立起来,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推进了全面从严治党,推动了党风政风社风好转,小切口做成了大文章,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这就启示我们,要通过学习教育,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能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要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纪律教育,纠正一些年轻干部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掌握、不执行等问题,督促这些干部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守底线、不越红线。要准确把握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内在统一的关系,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充分调动保护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讲规矩就要能攻坚。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作风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如果不坚决加以纠正,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正是以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和动员令,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纠治,一年接着一年坚守,以小切口推动了大变局,纪律松弛、作风漂浮状况显著改变,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氛围基本形成。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始终强调锲而不舍,坚持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对违反制度规定踩“红线”、闯“雷区”的,坚持零容忍,发现一起就坚决查处一起。我们要拿出恒心和韧劲,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管出习惯、抓出成效,化风成俗。解决“四风”问题,要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不能“走神”,不能“散光”,要从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党风不正,会严重削弱党的公信力,危及党的执政基础;会严重削弱党的凝聚力,危及党的战斗力;会严重削弱党的免疫力,危及党的生命力。“四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是腐败滋长的温床。要从解决“四风”问题延伸开去,努力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努力改进学风、文风、会风,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
守规矩就要严到底。纠风之难,难在防止反弹。党中央公开通报党员干部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既彰显出党中央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不放松,对隐形变异新动向时刻防范,对顶风违纪行为从严查处的鲜明态度,也再次说明持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更加凸显出党中央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警示教育,结合典型案例,引导广大干部举一反三、防微杜渐,让党员干部受警醒、知敬畏、守底线,进一步增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责任感紧迫感,牢牢守住铁规矩、硬杠杠。事实一再表明,出现作风问题,说到底都与思想防线不牢固有关。一个人的腐化变质、违法,往往都是从小的生活问题、吃喝问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始的。我们要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从反面案例中吸取教训,坚决破除“小事小节论”“影响发展论”“行业特殊论”等错误思想,让每一个党员、干部在思想和灵魂上受到触动,增强遵规守纪的政治自觉,筑牢作风建设的思想堤坝。要坚持用严的标准完善制度建设、狠抓制度执行,健全完善落实、督导、检查、问责等机制,立“明规矩”、破“潜规则”,推动作风建设与工作推进同步深化、相互促进。要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各项纪律全面从严、一严到底。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切实将他律转化为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让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真正成为广大干部的日常自觉。
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就要把坚决破除“特殊论”和“补偿心理”作为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重要突破口,标本兼治、综合施策,以一严到底的坚定执着从深层次上解决思想“根子”问题。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革命有分工,行行都光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党性上表现为对党忠诚。对党忠诚,用最朴素的话说,就是党叫干啥就干啥。在现实中,干部不比干事比待遇,不比奉献比职务,不比业绩比排场,不比作风比享受,迟早会陷入权力观扭曲、政绩观错位泥潭。好的作风,反对各种脱离群众、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弘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等光荣传统。我们要涵养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以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守住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每一位党员、干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淬炼斗争志气、涵养斗争底气、弘扬斗争正气、保持斗争锐气,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条件,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领形成正气充盈的社会生态,以优良作风推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事业迈上新台阶。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