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才胜正在村支书助农直播间工作。

江才胜和村民们一起建设网红小院。
7月底,临桂区南边山镇五敬村党支部书记、退伍军人江才胜在自媒体上发布庆“八一”短视频:他身着军装,向国旗敬礼,身后老兵跟随他依次高呼“黄焕文报到”“符家乐报到”。视频气氛感人,不少网友在评论区致敬,还有人留言道:“我长大也要做解放军。”
“当过兵的人,梦里都是冲锋号。和平年代,我的战场在乡村振兴。”自2017年上任,江才胜带领村民建成葛根高标准示范基地,辐射周边村镇种植1.5万亩,形成种植—深加工—销售全产业链,配套农庄撬动农旅融合,户均年增收超万元。
归雁领航:商业精英变村头“兵支书”
2000年,刚成年的江才胜应征入伍,服役两年。退伍后他南下广东打拼,十来年间从打工仔成长为工厂合伙人,事业有成。因父母年迈需照料,他逐步将重心迁回桂林。2017年,时任老支书一句“村委需要新鲜血液”,深深触动了江才胜。怀着改变家乡面貌的初心,他放弃优渥生活,回到五敬村成为村支书。
然而,基层工作远比经商复杂。江才胜坦言初期颇为吃力,彼时柑橘行情看好,他跟风试种20亩,不料树苗竟遭人恶意砍毁。“这事确实打击人。”江才胜回忆道。随后他重整旗鼓,并改变方向将目光投向自身优势领域——为村里搭建电商平台。
江才胜注册好网络店铺,主要销售村里的柑橘、红薯和葛根。他巧施营销策略:严控主营农产品质量,辅以低价产品引流促销,销路迅速打开,他由此在村里赢得初步认可。
“然而村委干部年龄普遍偏大,村里年轻人也少,靠我一个人支撑电商的大小事情,时常会感到精力有限。”这段电商实践,让江才胜意识到:要乡村振兴,产业是根本,人才是关键。
2019年,一通越洋电话从五敬村打到加勒比海,土生土长的五敬村姑娘林峰年接到江才胜的电话。彼时,林峰年正是一名足迹遍布北美、东南亚、澳洲的国际游轮海乘,享受着广阔世界的精彩。江才胜为林峰年详细描绘家乡的种种,并热情邀请她:“村里需要像你这样有见识的年轻人,回来一起干吧!”
靠着一通通电话、一次次邀请,到2021年村“两委”换届,五敬村党支部成功吸纳2名“90后”支部委员,班子平均年龄降至40岁。除此之外,江才胜发挥“兵支书”的纽带作用,加强村内村外退伍军人的日常联系,令其在村务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形成可靠力量。
“此时,我对五敬村的发展规划终于能得以全面施展。”江才胜表示,“我们村的黄土深厚,土质松软肥沃,能种出壮硕鲜美的优质葛根。因此,我要把葛根打造成五敬村‘一村一品’的金字招牌,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文旅,打通全产业链,让葛根真正成为撬动五敬村振兴的‘金杠杆’。”
科技兴“葛”:小作物撬动大产业
其实早在2007年,南边山镇就曾大规模推广葛根种植,那时葛根种植严重依赖人工,成本高、品质不稳,发展难免陷入瓶颈。2015年前后,砂糖桔的火爆更令葛根产业雪上加霜,种植面积一度萎缩超三分之一。
“五敬村要改变现状,恢复规模化种植,做好基础设施是前提。”江才胜表示。换届结束,他便带领村干部踏遍五敬村,详查灌溉、排水与农田状况。经积极争取,成功修建了15公里水渠与15公里产业路,彻底盘活撂荒地。
“那时真是每天睁眼就是事儿!修路时占用谁家田地多了,不行;道路修偏了,也不行,天天有村民上门提意见说想法。”江才胜回忆当年艰辛。村委委员林峰年也印象深刻:“跟着支书跑田头、访农户,一个月瘦了十几斤!”但他们都坚信,前期功夫做扎实,后续发展才能顺。
基础设施夯实后,江才胜着力推广智慧农业,破解传统葛根种植人工依赖高、品质不稳的瓶颈。2022年,他抓住南边山镇引进生态农业公司打造葛根三产融合数字农业示范园的机遇,推动五敬村加入项目。目前,示范园总面积566亩,其中五敬村建成220亩葛根高标准示范基地。
在示范基地,现代农业技术全面发力。大型机械耕地替代人工松土挖沟,“今年4月投入的无人旋耕机深耕土壤、提升肥力,效率远超人工,显著降低成本。”江才胜说。水肥一体化与无人机打药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葛根生产迈向规模化、标准化。功夫不负有心人,该园区于2024年3月成功获批为广西数字乡村示范点项目。
在江才胜的带动下,目前五敬村葛根种植4000余亩,通过合作社集中种植与统一销售,有效降低单户成本,合作社参股人数1300余人。葛根亩产值从原来的8500元提升至9850元,种植户人均年收入约2.6万元。
同时,江才胜成立桂林盛歌农业公司进军葛根深加工领域,产品涵盖葛根粉、葛根茶、葛根米粉等。打造“葛香哥”品牌,将五敬村电商销售由个人店铺升级为公司化、品牌化运营。如今公司年销售额约400万元,前景广阔。
农旅织梦:小院连通“向往的生活”
眼下,江才胜最想打造完成的作品当属他的网红小院——“向往的小院”,小院不仅承载着城市人群对田园牧歌的想象,更承载着他发展五敬村农旅融合、实现生态价值转化的核心构想。
五敬村地处漓江风景名胜保护区腹地,在江才胜看来,拥有两大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紧挨旅游名城阳朔,又毗邻雁山大学城。“两边距离差不多,骑电动车20分钟就能到!”江才胜敏锐捕捉机遇,2020年,他选定村内一处可远眺漓江、俯瞰田园的向阳坡地,着手将老屋改造成网红小院,意图以小院为锚点,将五敬村建成既能承接阳朔客流,又能吸引大学师生的“后花园”。
江才胜拉着昔日战友共同投资建设小院,几人搬砖砌墙,种树养花,事事亲力亲为。如今,小院门前漓江蜿蜒,田园葱茏;院内青竹摇曳,柴扉半掩。“近两年小院已接待多批调研、写生师生,不少学生拿我这儿做研究课题。”江才胜笑道。
运营小院过程中,江才胜创新推出 “会员定制种养”模式:客户预定需求,如“每月提供一只走地鸡”“每周提供一份有机玉米”,小院精准对接村里农户开展生态种养。这不仅保障了农产品销路,提升了附加值,更将消费者与土地紧密联结,构建起信任纽带。目前,已发展首批会员396位,累计签订种养订单约2000份。
此外,深谙自媒体优势的江才胜,以退伍军人+村支书双重身份打造“兵支书”IP账号,分享乡村建设、葛根种植、小院生活日常,成功吸引粉丝关注,将线上流量持续转化为线下客流与订单。
五敬村蓬勃的葛根产业与优质生态,也吸引了桂林市后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投资。“五敬村环境指标完全符合康养标准,”该公司总经理杨涛表示,“我们将依托数字农业基地,联动小院发展中草药康养体验与研学旅游。”
从“向往的小院”出发,江才胜正编织一张融合“生态民宿、订单农业、康养体验、研学教育、高校合作”的农旅产业网。在守护漓江生态底色的同时,带领五敬村走出独具特色的城郊融合振兴路。
来源: 桂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