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

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毕业典礼现场,几名毕业生手持学校文创明信片合影留念,定格青春记忆。张家兴 摄

在西南交通大学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大学生艺术团与毕业生代表共同表演鼓乐《鼓翼乘风》。
鞠红伟 摄

德州学院学生拍摄创意毕业照,俯影成画,绿茵场上忆韶华。曲政承 摄

东北大学毕业典礼结束后,全体教师起立,目送毕业生出发。
黄丽红 摄

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典礼上,毕业生们为教职工代表献花。
新华社记者陈朔 摄

上海财经大学校园内,一名硕士毕业生携妻带娃一起庆祝毕业,迈向美好明天。学校供图

闽江学院2025届毕业生与老师合影留念。
谢贵明 摄

在西南石油大学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毕业生们集体宣誓。王天崇 摄

在上海师范大学2025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毕业生传递火炬,寓意薪火相传、播撒希望。学校供图
又是一年栀子花开,大学校园里,飘荡着离别的旋律与成长的芬芳;毕业典礼上,传递着真诚的祝福和深情的期盼。站在时光的十字路口,大学期间的欢笑、泪水,深夜的灯火与清晨的书声,都化作青年学子们人生行囊里最珍贵的底色。本期视觉版展示今年毕业季各高校的精彩瞬间,祝愿青年学子们胸怀远志、不负热爱、勇赴山海,敬请关注。——编者
不负热爱 奔赴山海
“校长连续‘营业’14小时为毕业生逐一拨穗”“博士生带娃一起参加毕业典礼”……又到一年毕业季,那一幕幕欢乐、感人的瞬间,那一张张情感真挚的脸庞、一个个充满活力的年轻身影,都让我们看到了青春美好的模样。当学士帽抛向天空的弧线划破毕业礼堂的穹顶,当师长的嘱托与同窗的祝福化作行囊里最珍贵的勋章,毕业生们也即将走出校门、踏上新的人生旅程。
前行的道路,离不开远大志向的指引。毕业典礼的掌声尚未消散,毕业生们已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远方。有人扎根乡村振兴一线,用知识与汗水浇灌希望的田野;有人投身科研攻关前沿,在实验室的“白+黑”中追逐创新的曙光;有人远赴异国他乡,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搭建文化交流的桥梁。这些看似不同的选择,都闪耀着同样炽热的光芒—毕业生们正用行动诠释:青春的价值,在于与家国命运同频共振。只有怀揣远大志向,才能顺利抵达远方。
前行的道路,离不开不畏艰险的勇气。前路也许不会一帆风顺,甚至充满考验,但青春最动人的魅力,恰恰在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莫道前路多险阻,揽月摘星未可知。”所谓“路遥长”,不过是丈量青春的刻度;所谓“艰难险阻”,皆是淬炼意志的熔炉。毕业典礼上,那些师长的谆谆教诲、殷殷期盼,那些一起许下的郑重诺言,终将成为支撑毕业生们勇毅前行的精神力量。
前行的道路,离不开脚踏实地的笃行。正如一校领导在毕业致辞中所说:“长期主义的字典里没有‘捷径’二字,所有‘一夜成名’的故事,背后都是数万次暗夜里的匍匐前行。”“真正的毕业,是走出认知的围墙—从此风雨皆课堂,山海即教材。”“行远自迩,做笃行的自己”……在前行的道路上,不能好高骛远,而要一步一个脚印,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这是因为,每一份脚踏实地的努力,都是在为梦想的大厦添砖加瓦。
青春不散场,毕业不相忘。让我们用相机定格住那些美好瞬间,化作前行路上的满满能量。愿所有毕业生都能永葆“胸怀远志”的赤子之心,秉持“不畏艰难”的奋斗之姿,在人生的新航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因为青春最美的模样,永远是向着远方,无畏前行。(作者:张湘怡 系本报记者)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