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装修知识 建材知识 家具知识 家居知识 电器知识 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山河+”邻聚里是个好地方,不少居民喜欢来看看书问问事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11:28:00    

“这是啥意思?”5月16日,看到太原红杉书店刚刚挂牌的“山河+”邻聚里,家住万柏林区华侨城小区的王老先生好奇地向店员打问:“山西晚报是要在咱这儿设记者站吗?”店长维尼听见了,笑着把王老先生往店里领:“您瞅这儿。”他指着一层大厅的邻聚里平台说,“大爷,我们和山西晚报合作,想把这里打造成一个社区会客厅。来邻聚里不光能阅读、喝咖啡、淘文创,还能和山西晚报深层互动,参与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您和家人常来呀!”


一进门就挪不动脚 

文创产品里藏着山西故事



一进红杉书店的大门,中央区域的山西晚报邻聚里文创展示台抓人眼球。云冈Q萌佛陀钥匙扣、关公造型盲盒、“佛祖的答案”精装口袋本……山西晚报出品的文创产品让居民直呼“萌化了”。


“妈妈,关公原来是咱山西人呀。”7岁的乐乐踮着脚拿起一个关公盲盒说,“他在三国里可厉害了!”市民王女士一边扫码付款一边感慨:“以前给孩子讲山西文化,他不爱听。现在对着这些文创,他自己追着问‘关公为啥被称为武圣’!”


不少居民对《何以山西》充满兴趣,大家轮着翻看展台上拆封的画册,几乎挪不动脚。“图片清晰、文字优美,还有二维码,扫一扫能看视频讲解,这比干看书有意思多了!”一位居民捧着《何以山西》看了好一阵子,“都说地上文物看山西,但到底看啥,我们也说不清。《何以山西》相当于一个山西古建地图,在山西能看啥标得清清楚楚,真不错!”



“这里展示的都是‘山晚铺子’的明星产品。”维尼一边帮顾客打包产品,一边介绍,“这些文创不仅精致、有趣,还蕴藏了很多山西故事,带一件回去相当于把山西文化底蕴捧在手里啦。”说话间,一名女士正捧着一套“晋商票号”书签细细端详:“这设计有意思,把老祖宗的智慧变成了能摸得着的物件,送外地朋友倍有面儿!”


线上线下同频共振

居民纷纷点赞邻聚里


在这里能直接与山西晚报互动,有啥问题报社可以帮忙沟通解决。”居民老刘试了一下,高兴地说,“我老伴儿想办慢性病医保,以前遇到事儿跑好几个地方问,现在店员直接帮着在‘山河+’客户端查政策,省时省力!”旁边的年轻妈妈陈女士接过话茬:“我更看重教育资讯,刚才问了店员,今后书店说不定还会和山西晚报合作举办‘育儿分享会’,专家现场答疑,这不比刷手机靠谱多了?”


邻聚里落地红杉书店,标志着山西晚报在媒体深度融合中迈出关键一步。对媒体发展而言,这不仅是线下空间的拓展,更是服务模式的革新:通过将“山河+”客户端的线上优势与红杉书店的线下场景结合,形成“新闻采集在社区、活动组织在社区、服务落地在社区”的闭环。媒体扎根社区,让新闻有了温度,让文化更有生命。


对社区居民而言,邻聚里带来的改变触手可及。在这里,老人可查询养老政策,家长能获取教育资讯,年轻人可参与职业沙龙;文创市集、非遗体验、读书会等琳琅满目的活动还可以大大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


“啥时候组织亲子徒步呀?我孙子天天吵着要去看晋祠!”“建议搞个‘邻里读书角’,大家可以交换旧书,环保又热闹!”“听说还有非遗体验课,这次能弄个规模大点的不?”……夕阳西下,红杉书店里还热热闹闹,大家对邻聚里即将举办的线下活动充满期待。


“别急别急,都安排上!”维尼笑着应下,转头对山西晚报记者说,“居民的热情就是我们的动力。山西晚报有全省的资源,我们有社区的‘毛细血管’,大家希望咱们能经常组织活动。比如,周中搞‘职场充电站’,周末办‘非遗小课堂’,寒暑假来个‘文化研学营’,保证让大伙来了就不想走!”


暮色渐浓,红杉书店门前的桌椅依然坐满了人。有人翻开新买的《何以山西》,有人扫码下载“山河+”客户端,还有人在低声笑谈。晚风中,“山河+”邻聚里的灯箱亮了起来——这方“社区文化会客厅”,正用书香、烟火气和媒体力量,编织着太原生活新图景。


来源: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武佳

编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曹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