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装修知识 建材知识 家具知识 家居知识 电器知识 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穗拟设立200亿元生物医药专项基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3 08:09:00    

广州实验室展位展示国产手术机器人。 南方日报记者 梁钜聪 摄

南方日报讯 (记者/厉思璇 通讯员/穗卫健宣)8月22日,2025年广州医疗与健康产业博览会(下称“医博会”)在广州开幕。医博会不仅汇聚了院士专家、央企高管、三甲医院院长和创新企业代表,也展示了政策制度释放的红利、企业创新的成果与临床一线的需求。

医博会首日,广州推出“1+N+X”区域研联体模式,通过资源整合与流程优化,推动临床试验提质增效,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注入新动能。

接下来,广州将围绕“强化金融赋能、完善转化机制、优化临床生态、深化政策协同、支持企业出海”发力,设立目标规模200亿元的生物医药专项基金,加快建设大湾区生物信息中心,推动南沙开展细胞治疗临床应用管理试点,探索“医保+商保”一站式结算。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生物医药研发和前沿技术选择在广州落地。“广州的医疗科研实力和转化速度超出我们的预期。”参展企业代表徐翔石说,粤港澳大湾区在药品进院环节提供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这也是企业积极布局广州的重要原因。

除了新药的研发和转化,一些前沿技术也在广州找到应用。今年7月,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发布《模型引导的罕见疾病药物研发技术指导原则》,明确类器官等体外研究结果可作为临床试验剂量选择的依据。

参展企业代表黄敏介绍,类器官是一种患者组织来源的体外模型,可用于肿瘤精准治疗、新药研发和再生医学。目前,该技术已在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应用于肺癌研究,通过建模进行药物筛选,帮助临床更精准地为患者选择治疗方案,并计划在未来一年拓展至更多三甲医院。

河北参展企业代表刘海燕则看中广州的“窗口效应”。她认为,广州是改革开放的窗口,也是连接东南亚的重要通道,希望借助区位和政策优势,把干细胞药物研发进一步拓展到南方市场和东南亚。

政策有平台,企业有技术,但推动产业不断前行的,是来自临床一线的需求。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副院长吴强表示,罕见病尤其是儿童罕见病的治疗,需要“一病一策”的个性化研发,而这些研发必须依托医院的临床场景才能落地。“希望更多企业能与我们携手,把科研成果真正变成可用的新药新技术。”

“未来的科技转化绝对不是单一医院、企业或高校能完成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院长田慧舒表示,医院已与企业共建医工转化概念验证中心,下一步将聚焦烧伤创面修复与再生医学,人工智能赋能应急救援设备,以及可穿戴、可植入的生物医学器件研发与应用,打造医工交叉创新中心。

市卫生健康委介绍,本届展会集中展示了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类器官、器官芯片、核药、3D打印等前沿成果,覆盖研发、转化、生产、临床应用、第三方服务、金融支持等环节。

作为全国首个由卫健部门牵头的医博会,今年还组建了由政府领导、医院院长、顶级专家和企业家组成的巡馆团,依托全国首个政府牵头组建的研究型医院联盟,精准链接医院与企业,推动合作项目真正落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