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省纪委监委网站】
“清晨,汩汩流水声从青瓦白墙间传来,村民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奔涌而出,映着晨光泛起粼粼波纹。”这一幕,是正定县西白庄村实施集中供水工程后的温馨景象。
农村供水保障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事关广大农村群众切身利益。石家庄市纪委监委聚焦解决“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不高”问题,紧盯供水工程建设、水厂管理、管道维养、水质检测和供水服务等关键环节,开展靶向监督,推动水利部门开展农村饮水工程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确保更多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我们联合市水利局,大力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市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市水利局一方面实施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截至目前,累计维修养护农村供水工程649处,实施水质提升工程74处,解决了跑冒滴漏、供水压力小、交费不方便等问题,确保自来水普及率稳定在99.4%以上;另一方面加快规模化工程建设,协调栾城区、市水投集团形成合力,加快石家庄市政供水管网项目建设进度,截至目前,新增规模化供水工程服务农村人口2万余人,全市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提升至74.2%。
为了进一步拧紧农村饮水“安全阀”,石家庄市纪委监委督促市水利局在全市组织开展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排查和农村供水保障“回头看”工作,逐村、逐户、逐项全面排查供水设施养护不到位、卫生环境差、工程安全防护弱等各类风险隐患,确保所有问题清仓归零、风险动态清零。同时推动建立常态长效机制,研究建立《农村供水问题监督举报受理处置管理办法(试行)》《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等制度,推动各县(市、区)制定完善规章制度75项,进一步提高了农村供水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
正定县西白庄村的变化正是这一系列举措实施成果的一个缩影。过去的西白庄村,高度依赖集体自备井水塔供水,水压不稳,水质硬度大,崩管、断流、锅底结白垢等问题让村民怨声载道。经过3个月的紧张施工,去年11月,西白庄村终于纳入市政规模化供水,原来用的浅层地下水置换为长江水,实现24小时集中供水,村民几十年“先沉淀、再煮沸”的用水习惯也随之成为历史。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痛点、难点、堵点,持续发力惩治‘蝇贪蚁腐’,系统性整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让老百姓可感可及。”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石家庄市纪委监委)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