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肖杨、通讯员谭彩华)5月8日,在手术机器人精准操作下,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完成两台前列腺癌根治手术。两名男性患者年龄分别为61岁、71岁,手术各耗时58分钟、81分钟,较传统腔镜手术3小时的平均时长,效率大幅提升。

据悉,这是湖北省县域医院首次使用第四代手术机器人系统。两台手术由中国科学院张旭院士团队核心专家、武汉同济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王少刚指导完成。
手术中,王少刚通过三维高清成像系统精准定位病灶,操作机械臂在患者体内完成组织分离、血管闭合等精细操作,创口仅有4个8毫米操作孔。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当天即恢复自主活动。

天门一医副院长卢童介绍,该院引进的第四代手术机器人系统,是集成三维成像、精密机械、人工智能的智能手术平台。配备的三维全真视野,可打破传统腔镜二维局限;器械腕部拥有7个自由度,比人手还要灵活;0.1毫米级操作精度,达到头发丝直径量级;自带的智能滤颤功能,可消除生理性手部震颤;3D放大10倍的高清视野,让血管神经清晰可辨。
临床数据显示,机器人手术在肿瘤根治性、术后并发症控制等方面,较传统微创手术更具优势,现已成为国际顶尖医疗机构的“标配”。

“机器人手术出血量较传统术式减少70%,住院周期缩短40%。”卢童表示,该设备将重点攻坚泌尿系肿瘤、胃肠肿瘤、复杂肝胆疾病、复杂妇科肿瘤、肺肿瘤等病种,预计每年惠及500例以上患者,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尖端医疗服务。医院同步建立智能手术中心,通过5G远程会诊系统实现院士团队实时技术支援。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