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听说过“清明食三青”。“三青”具体是哪三样?养生食疗有何讲究?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杨忠奇教授提醒,清明食青,既是传统,亦是养生,但要辨体质选对“青”。哪怕是备受欢迎的艾草,也并非人人适合。

艾草也非人人适合
艾草:祛湿散寒,却非人人能吃
清明时节,草木萌发,此时正是艾草、蒿菜、暖菇草的黄金期。这就是药食同源、顺时而食的清明“三青”。
我国江南地区清明习俗所吃的青团,就是艾草所制,而广东客家地区的艾叶煮蛋,也是备受欢迎的做法。杨忠奇教授介绍,艾草祛湿散寒,被誉为“妇科圣药”,尤其适合虚寒体质的女性。春季用艾叶生姜煮鸡蛋,可缓解痛经、小腹冷痛。很多女性熟知的艾草当归煮鸡蛋,可以补血调经。
日常养生,艾草还能祛湿止痒。用艾草煮水泡脚,可帮助改善脚气、湿疹瘙痒。而艾灸关元穴、三阴交,可散寒暖宫,提升阳气。
“不过,艾草并非人人能吃。”杨忠奇教授提醒,阴虚火旺者(如口干舌燥、失眠多梦),忌大量食用,以免引发上火。而孕妇忌大量食用艾草,以免引发宫缩。同时孕妇也要慎用艾灸,避免活血过度。
蒿菜:抗菌消炎,避免自行采摘
蒿菜被称作抗菌消炎的“天然药箱”,它可以清热利湿、抗菌消炎、疏肝解郁。
杨忠奇教授介绍,蒿菜富含青蒿素,春季肝火旺者(如目赤肿痛、口苦)可凉拌蒿菜或煮粥,清肝明目。而蒿菜搭配玫瑰花、佛手柑泡茶,也可缓解春季情绪抑郁、胸闷胁痛。
有研究发现,蒿菜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因此皮肤过敏时,可用鲜蒿叶捣汁外敷,帮助快速止痒消肿。
不过提醒野菜爱好者,尽量避免自行野外采摘,以免误食有毒杂草。
暖菇草:健脾化痰,缓解春季干咳
春季干咳、抵抗力差?暖菇草健脾消食、化痰止咳还能增强免疫力,是春天当季的“山野珍宝”。
暖菇草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即便是小儿积食(腹胀、食欲差),或是成人消化不良,都可以煮汤或蒸食;暖菇草能润肺化痰,将之与梨、冰糖炖煮成暖菇雪梨盅,可缓解春季干咳、咽痒;暖菇草中多糖类物质可激活巨噬细胞,提升抗病力,因此也很适合体弱多病者。
如果想加强药膳功效,杨忠奇教授推荐可将暖菇草加山药和排骨同煮,健脾益肺。
清明“三青”怎么吃?
杨忠奇教授提醒,不同的“青”性味略有不同,想要养生更高效,最好按不同体质来选择。
怕冷、易腹泻的虚寒体质,可多选较温性的艾草,搭配生姜、红枣炖汤,驱寒暖身。容易长痘、口苦的湿热体质者,可主选凉性的蒿菜,搭配薏米、赤小豆等煮水,可以清热利湿。而平和体质的人,则可以“三青”交替食用,每周2-3次,以此平衡阴阳。
需要提醒的是,“三青”等野菜应尽量避免自行在野外采摘,以免误采毒草。烹调前应彻底焯水。可用沸水煮1-2分钟,去除草酸、农药残留。一般来说,野菜忌与螃蟹、苦瓜等寒凉之物同食,以免脾胃受寒腹泻。而过敏体质的人,首次尝试可少量试吃,观察是否有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
解春困茶饮方
青蒿薄荷饮
材料:干蒿菜10g、新鲜薄荷叶5片、蜂蜜1勺。
方法: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缓解春困头晕,提神醒脑。
文|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梁幸琳图|视觉中国
编辑:秦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