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即将来临,为方便广大市民寄托哀思、缅怀先人,营造平安、文明、祥和的祭扫氛围,4月1日,呼和浩特市精神文明办、民政局联合推出11项便民服务措施,全面做好首府祭扫服务保障工作。

1.延长服务时间。殡葬服务机构将工作时间延长至清明节(4月1日-6日),高峰日(4月4日-5日)提前开放陵园。
2.增设公共交通专线。大青山脚下陵园外围提供免费公交往返各大公墓或陵园,市内开通往返主要公墓、陵园的公交临时路线,加密班次,覆盖早晚高峰。
3.提供免费便民祭扫车。万松人文纪念园、福寿园提供公交车站至园区短驳车服务。
4.免费使用停车场,并提供车辆引导。
5.开通24小时祭扫服务热线96444,随时受理市民咨询祭扫相关问题,解答市民在祭扫流程、服务项目、交通路线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另外,古园林特开通“亲情服务热线4362277/4363000,提供祭祀等一站式服务。
6.开通“青城云祭祀”网络祭祀平台,提供网络祭祀服务,支持虚拟献花、留言追思等祭祀方式。
7.设置便民服务站。为广大祭扫人员提供轮椅、雨具、急救箱等用品。如,呼和浩特市殡仪馆在馆内设置休息区,配备长椅、饮水机、轮椅等;古林园在园区正门、广场、西门及一桥、二桥共5处重点区域设立便民服务站。
8.免费提供祭扫用品和工具。主要提供供品用托盘、水桶、抹布等祭扫用品和工具,方便市民祭扫。
9.开设绿色通道。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提供优先办理服务。
10.开展鲜花换纸钱活动。提供免费鲜花及祈福卡,引导客户以鲜花代替纸钱祭奠。
11.开展清明祭扫文化活动。4月2日—4月6日,分别在青城公园、满都海公园、小草公园、大召广场、团结公园开展呼和浩特市第六届“清风寄思念,明礼承佳风”鲜花祭扫公益活动,包括缅怀革命烈士、鲜花祭扫、水溶祭扫、时空信箱、祈福香囊制作等具体活动。古园林开展“纸鸢寄情”主题活动,以清明知识问答、“风筝思念卡”书写为主要活动形式,结合清明放风筝传统,供家属书写寄语,寄托哀思。福寿园设置传统习俗体验区,开展风筝、投壶、面塑、套圈等活动体验。
来源/内蒙古日报
编辑/何海潮
审核/柏冬雪
终审/张琛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