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5日消息(记者焦浩)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取得阶段性进展和成效,已有超过1.2亿人次享受到了真金白银补贴优惠,带动销售额超过7200亿元。受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一季度市场销售增速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商务部相关负责人25日介绍,消费品以旧换新拉升一季度社零总额增速1.6个百分点,有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和成效。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4月24日24时,全国汽车以旧换新270.5万辆,12类家电以旧换新4746.6万台,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3661万件,家装厨卫“焕新”3712.3万件,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420万台。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介绍,政策实施以来,已有超过1.2亿人次享受到了真金白银补贴优惠,带动销售额超过7200亿元。消费潜能持续释放,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李刚说:“一季度,乘用车零售512.7万辆,增长6%;其中3月份增长了14.4%,创下近10年来同期最高增速;新能源汽车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车零售242万辆,增长36.4%,零售市场渗透率达47.2%;手机市场消费结构优化,数码产品购新补贴中,2000元—6000元的中高端机型占比约76%。”
今年初,商务部等8部门部署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工作,支持地方在破除汽车购买使用限制性措施、发展汽车改装、房车露营、传统经典车等汽车后市场等方面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延伸汽车消费链条。李刚说,目前这项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各地试点申报积极性很高。李刚还表示,商务部将着力培育消费新增量,抓住重点节点开展更多促消费活动。
“与各地、各相关部门一起,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推进力度,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抓住‘五一’假期等重点节点组织开展更多以旧换新促消费活动,全力以赴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取得更大成效。”李刚说。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过程中,各地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方法,积累了不少好经验和好做法。
辽宁通过加强对参与活动企业指导,鼓励商户门店为消费者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为顾客带来超值商品和超值服务。比如,在汽车消费领域,推出汽车回收上门办理收车服务,有效提升了居民便利度和满意度。
为切实缓解企业垫资压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江苏在家电以旧换新资金拨付工作中,除法定长假外,严格实行“T+3”垫付资金回款模式,每周一、周五定期将垫付资金直接拨付至企业,确保参与企业不超过3天即可收到70%预拨款。为了让消费者便捷享受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江苏第一时间印发实施方案,通过流程再造、数据互通,实现“一窗受理、一店通购、一网通办、一线响应”,全面提升消费者办事便捷度与满意度。此外,港澳台同胞和外籍人员在江苏也可以便捷享受以旧换新补贴。
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吴海云介绍:“我们开发‘苏新消费·江苏消费品以旧换新’微信小程序,开通线上留言通道,为消费者提供即时答疑服务。快速打通港澳台和外籍人士在江苏享受手机等数码产品补贴线上和线下渠道,截至目前,已经有3251人次港澳台同胞及外籍人员享受到了补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