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王明弘
在近期财报季叠加美国关税政策扰动的背景下,A股市场经历了一轮明显的探底回升,随着美国关税扰动持续演进,未来市场是否还会面临压力,哪些行业有望穿越波动凸显韧性?
近日,2024年度公募冠军——摩根士丹利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监、大摩景气智选混合拟任基金经理雷志勇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的市场回调是情绪面与基本面因素的共振,但政策支持、流动性宽松及产业升级等核心逻辑未变,对A股中长期表现保持乐观。他指出,在泛科技板块中,看好TMT(科技、媒体和通信)中的人工智能产业链、高端制造中的国防军工和风电等板块的投资机会。
短期波动是优质股“试金石”
4月初以来,A股市场经历了一轮探底回升,谈及近期市场调整,雷志勇坦言,前期“春季躁动”行情部分板块涨幅较大,进入4月,随着一季报窗口期来临,叠加美国所谓“对等关税”的影响,引发市场大幅震荡,市场信心与风险偏好下行,市场整体有所回调。但他强调,海外关税政策带来的扰动可能是阶段性的。“2018—2019年我们也经历过关税考验,过往经验表明,许多优质公司在经历关税考验后,反而进一步提升了其本身的竞争力。”
在雷志勇看来,A股后续存在三大积极因素:第一,自2024年9月以来,国家政策大力扶持资本市场,释放出积极信号;第二,市场流动性保持宽松,为资本市场注入活力;第三,产业的催化和进展令人期待,像AI算力基础设施和应用等领域都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针对美国关税政策对科技板块的影响,雷志勇进一步分析,短期内由于相关税率和品类尚未明确,科技板块尤其是出口方向估值会承压。从中长期来看,美国制造业回流本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出口产品凭借先发优势和高性价比,在全球市场依然具备较强竞争力。“从产业和市场层面来看,若中国能保持工程师红利、维持产品创新与产业链完整,贸易关税不会影响整体产品的竞争力。在未来一段时间,如果国内不断补足技术短板(比如半导体先进制程),资本市场中长期估值反而将随之提升。”他表示。
“我们无法预判黑天鹅事件,但要规避的是股价回撤后一蹶不振的情况。”雷志勇表示,将更为关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对全球挑战的能力,在景气上行行业中精选能够穿越波动的优质标的。
看好泛科技领域三大方向
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雷志勇认为,真正能穿越波动的行业需同时具备“政策刚性支撑”与“产业内生动能”,在A股泛科技领域,他重点看好三大具备双重优势的方向:
首先是人工智能产业链,随着国内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加速,大模型演进下推理侧计算需求上行,AI应用也将迎来从0到1的突破,AI产业链仍将维持高景气。
其次是国防军工领域。雷志勇指出,军工板块处于订单和收入确认拐点,有望迎来景气反转,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其确定性也进一步提升。
最后,高端制造中的风电板块也有望迎来景气反转,招标量和装机量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预计2024—2026年全国陆风新增装机将从70GW增长至75GW,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或将从10GW增长至16GW。
针对港股市场,雷志勇表示,外资对中国资产的低配状态有望扭转,随着国内经济复苏,港股资产吸引力增强,海外资金有望重新流入,港股估值或将迎来修复;部分港股科技股龙头目前估值具备吸引力,在市场企稳之后,基本面优质的个股发展空间和潜力将得到展现。“在人工智能领域,港股市场有许多优质的应用型公司。此外,不少传统制造业公司的估值和股息率都具有较高吸引力。”雷志勇说。
AI投资需更注重基本面
此外,近期市场上AI概念股出现大幅回撤,雷志勇认为,今年AI投资需更注重基本面。“无论是算力板块、应用板块、机器人板块,都要以基本面为支撑。今年我的选股思路主要关注三方面:首先,今年的业绩要维持增长;其次,需要有AI产品或订单落地;再次,公司战略层面需要拥抱AI,积极提升自身运营能力和产品吸引力。”他表示。
雷志勇预计,今年国产算力链景气度及确定性都可能优于海外算力链。国产算力属于内循环范畴,受海外关税影响较小,供应链上下游各个环节都将受益于国产AI基建周期。从政策端看,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已规划10个国家级算力枢纽、12个数据中心集群,总投资超4000亿元,预计2025年建成总规模超300EFLOPS的智能算力网络,为算力基础设施搭建起“高速路”。
对于近期波动较大的机器人板块,雷志勇表示,该领域想象空间非常大,不过在当前处于产品打磨和试点阶段。在他看来,目前投资机器人更倾向选择传统产业链中份额高、估值合理的公司,这类公司主业具备自身的产业逻辑,能够为股价带来一定的安全边际,即便机器人短期热潮退去,其市值也有主业支撑。
针对科技板块投资的高波动性,雷志勇表示:“波动是市场的常态,应对波动的关键在于聚焦股票基本面和行业景气度。只有所选产业趋势和个股基本面经得住考验,股价在系统性风险冲击回撤后才有可能重新上涨,甚至再创佳绩。”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或许正是以长期视野布局中国经济核心领域转型升级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