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装修知识 建材知识 家具知识 家居知识 电器知识 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科学喂养新标杆 宝宝辅食添加更新国家标准配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1:32:00    

  母乳仍然是婴儿6月龄后的重要营养来源,但此 时单一的母乳喂养已无法满足其全部的生长发育需 求,必须逐步添加辅食。科学合理地添加婴幼儿辅 助食品,不仅能提供必需的能量和营养素,还能促进 婴幼儿味觉、消化系统及认知能力的发展。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 (GB 10769—2025)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 罐装辅助食品》(GB 10770—2025)两项新国标日 前出台,不仅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高品 质、安全可靠的婴幼儿辅助食品的需求,提升婴幼 儿食品市场的整体水平,也为整个行业的技术创新 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助于行业长期稳 定发展。

辅食添加实现婴幼儿进食与促进感知双发育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的合理膳食行 动明确提出,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制定基于食品 安全的营养健康标准,推动食品营养标准体系建 设。《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 年)》则强调,提高婴 幼儿食品质量与安全水平,及时修订完善婴幼儿配 方食品及辅助食品标准。

  家长们对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寄予厚望,所以在给 宝宝添加辅食时,会选择种类丰富多样的食材。《2024 年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及消费行为研 究数据》显示,辅食种类包括婴儿营养米粉(41.13%)、 水果泥(36.26%)、蔬菜泥(33.92%)、粥(32.94%)、鸡蛋 (31.97%)、蛋黄(31.77%)、米汤或菜汁(31.38%)、肉泥 (29.82%)以及家庭自制米粉(26.12%)等。这一多样 化的辅食选择趋势,不仅反映出消费者对宝宝营养 均衡成长的重视,也体现出现代育儿观念的多元化 和精细化。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营养一室副研究员 屈鹏峰指出,婴儿辅食添加是一个从全部乳类食物 逐渐转化到食物多样化的平衡膳食的过渡阶段。首 先,婴儿满 6 月龄起,母乳仍然是婴儿重要的营养来 源,但随着婴儿生长发育和体重的增加,婴儿胃肠道 及消化器官相对发育成熟,纯母乳喂养不能完全满 足婴儿对能量及营养素的全部需求,需要通过母乳 以外的食物来满足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比如,纯母 乳喂养的较大婴儿,30%—50%的能量、97%的铁需要 来自辅食。因此,添加辅食可以满足和补充婴儿能 量和营养素需要。其次,经过最初 6 个月的生长发 育,及时引入形态、质地相适应的食物,能有效锻炼 婴儿啃咬、咀嚼、吞咽等口腔功能发展,促进婴儿进 食技能发育。最后,婴儿通过进食行为,能有效促进 手—眼、手—唇以及唇—舌协调等精细化运动功能 的锻炼,以及促进感知觉、心理及认知和行为能力的 发展。

婴幼儿食品形态标准精细化程度再升级

  随着婴幼儿营养素需要量以及婴幼儿喂养研究不 断深入,此次修订在广泛借鉴国际食品标准经验的同 时,充分考虑了我国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营养素 需求,存在以下主要变化。

  一是为了丰富市场婴幼儿食品品类,增加了即食婴 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取消了幼儿罐装辅助食品形态大 小的限制。二是为充分保障婴幼儿营养的安全性,增 加了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营养素含量的最大值。三 是为保障婴幼儿营养健康需求和我国婴幼儿营养健康 状况,调整或增加了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基本营养成 分和可选择成分部分指标。四是防止肉毒杆菌毒素中 毒,增加了不应使用蜂蜜要求。五是为了婴幼儿近期 和远期健康,降低了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添加糖的 供能比。六是污染物、真菌毒素和致病菌限量要求统 一引用相关基础标准。

  此外,新修订的标准中删除了其他食品安全国家标 准基础标准中已涵盖的相关内容。同时,明确预包装 婴幼儿辅助食品有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和婴幼儿罐装 辅食食品2大类。其中,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包括婴幼 儿谷物辅助食品、婴幼儿高蛋白谷物辅助食品、婴幼儿 生制类谷物辅食食品和其他婴幼儿谷物辅助食品;婴 幼儿罐装辅食食品包括婴幼儿汁类罐装辅食食品、婴 幼儿泥糊状罐装辅助食品和婴幼儿颗粒、片(块)状罐 装辅助食品。

  营养成分指标的调整是本次修订的重点。屈鹏峰 指出,依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等报告, 6—12 月龄婴幼儿贫血率较高。考虑到婴幼儿米粉在 辅食中的主导地位和庞大的消费量,修订工作将维生 素 C 由可选择成分变为必需添加成分,以促进植物性 食物中铁的吸收率,改善婴幼儿贫血状况。同时,基于 现行标准,修订制定了营养素上限值。此外,基于婴幼 儿辅食添加喂养原则,参照国际组织、发达国家关于婴 幼儿食品中添加糖管理规定,我国将婴幼儿谷类辅助 食品中的添加糖比例从30%下调至10%。

  屈鹏峰还提到,标准还对一些细节进行了优化。“婴 幼儿谷类辅助食品生产类产品,从原规定的必须煮熟食 用,调整为熟制后即可食用;新研发的婴幼儿面条质地细 密,既可以煮,也可以蒸,为家长带来更多便捷选择。”

优质辅食解决方案激发消费“刚需引擎”

  婴幼儿辅食自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进入中国市场, 历经市场萌芽、品类拓展、补贴竞争等阶段,如今市场 已逐渐成熟。2018—2022 年,我国婴幼儿谷物类辅食 的市场规模逐年上升。我国婴幼儿辅食行业早期主要 以发展婴幼儿谷物类辅食为主,因此,婴幼儿谷物辅 食在整体市场中的占比较高。2023 年中国婴幼儿谷 物类辅食市场规模约为268亿元。

  新一代父母践行科学育儿理念,将零辅食视为刚 需品类。《2024 年中国婴幼儿零辅食行业洞察报告》 数据表明,谷类辅食、佐餐辅食、调味营养辅食购买 用户中,七成以上为刚需购买。随着95后、90后人群 成为消费主力,这部分职场妈妈育儿观念较强,在婴 幼儿食品方面投入较高。她们更愿意尝试多样化的 辅食组合,从较低月龄便开始稳定地给宝宝添加辅 食。在购买时,宝妈们尤为关注产品的营养配比、配 料表等,对有机、新鲜、天然的产品青睐有加,愿意为 之支付溢价。其中,65.3%的 95 后父母愿意为有机产 品支付超过20%的溢价。前瞻研究院预计,未来婴幼 儿辅食行业将延续良好的发展态势,到2029年,中国 婴幼儿辅食市场规模将达到 927 亿元,2024—2029 年 的复合增速约为9.0%。

  大多数消费者倾向于采用自制与购买相结合的 方式获取婴幼儿辅食,这样既能享受到新鲜的自制 辅食,又能体验多样的辅食产品。也有一部分消费 者完全依赖购买,这可能是出于对市场上辅食产品 品质的信任,或者是由于时间或条件的限制无法自 制辅食。另一部分消费者则完全依靠自制,他们更 注重婴幼儿辅食的新鲜以及满足宝宝的个性化需 求。无论是自制还是购买,消费者都希望为宝宝提 供健康、营养且符合其成长需求的辅食。

  国内婴幼儿辅食市场稳步发展之下,仍存在诸多 问题亟待解决。消费者尤为关注食品安全保障和性 价比提升这两个方面,同时也表现出对权威认证体 系信心的缺失。消费者还普遍反映宝宝辅食市场存 在购买渠道不够丰富、市场推广信息不足以及产品 种类有限等问题,这些问题同样影响着消费者的购 买决策和对辅食市场的满意度。

  市场上食品标签上画宝宝的图片产品很多,消费 者如何判断一款食品是婴幼儿辅助食品?屈鹏峰介 绍:“对于消费者来讲,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查看该食品 的标准代号,如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应执行 GB 10769标准;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应执行GB 10770。”

  谈及行业下一步的发展,屈鹏峰表示,新修订的 婴幼儿辅助食品系列标准,对婴幼儿辅助食品市场 和整个行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影响。一是新标准通 过调整基本营养成分指标、制定营养成分最大值、下 调添加糖的供能比,确保产品能够满足婴幼儿的营 养健康需求,保障产品的营养充足性与安全性。二 是新标准修订总体上扩大了产品种类,有助于企业 开发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产品,给消费者提 供更多选择空间,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 求。三是新标准的实施将促使企业加大在技术研 发、生产工艺改进等方面的投入,推动行业技术创新 和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刘天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