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济宁市市监局_要闻动态】
农村食品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维护公平有序农村市场秩序,营造安全放心食品消费环境,有效识别防范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济宁市市场监管局提示广大消费者提高维权意识,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一、“五类特征”识别假冒伪劣食品隐患
1.仿冒食品
特征:模仿知名品牌商标、名称或包装设计(如文字形近、图案雷同等)。
风险:质量安全无法保障,可能存在微生物超标、非法添加等问题。
2.过期食品
特征:包装标注日期模糊、易撕贴,或通过涂改、覆盖等方式篡改日期。
风险:品质和安全性无法保证,可能存在变质酸败,可能引发腹泻、呕吐等食源性疾病。
3.“三无”食品
特征: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信息(常见于散装、简易包装食品)。
风险:生产源头不明,可能存在生产过程不符合卫生标准等食品安全风险。
4.伪劣食品
特征:以次充好、掺杂掺假,如以廉价原料冒充高价食材等。
风险: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长期食用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5.虚假宣传食品
特征:普通食品宣称“降三高”“增强免疫力”等疾病预防或治疗功能。
风险: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误导消费者。
二、“五字口诀”防范假冒伪劣食品风险
1.查包装
先看包装鼓不鼓,胀包漏气不能要,
标签字迹要清楚,完整信息不能无。
2.对日期
生产日期盯仔细,刮擦涂改有问题。
保质期限算一算,临近过期要避开!
3.认标识:
包装翻到背面找,“SC”开头许可号,
无证产品风险高,三无食品快丢掉!
4.闻味道:
拆开包装先闻香,酸味霉味要提防,
刺鼻怪味像化学?果断退货别商量!
5.比价格:
便宜过头要警惕,劣质原料藏陷阱。
货比三家不吃亏,贪小便宜伤身体!
买到假劣食品莫要慌,请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提供线索或拨打12345投诉举报电话,我们将依法严厉查处,全力维护农村食品安全环境。让我们携手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